本篇內容主要整理自國外的手術衛教文章,作為犬之關節手術復健之參考。

適用於前十字韌帶斷裂相關手術(TPLO 、TTA、MMP、囊外固定術) 、膝蓋骨手術。

 

階段一(術後0~10天)

術後24~48小時:

膝蓋骨手術的患者應該維持腿部的包紮持續五天

請保持包紮的乾燥及清潔,如果有要外出的時候記得包一層塑膠袋,回到室內再把塑膠袋拿掉。

確定趾部(足底被繃帶包住的地方)有沒有腫脹。

如果您的狗狗的排尿姿勢不如以往,呈現蹲坐姿勢很正常的

在這時候使用胸背帶輔助犬隻行走是很重要的。

有可能會發現腫脹或是瘀傷

隨時確定傷口有沒有過度的腫脹、分泌物、或是紅腫(做膝蓋骨手術的則在移除繃帶後觀察)

確保您的狗狗不會去舔或是咬傷口。

 

冰敷

冰敷,使用冰敷每4~6小時,每次15~20分鐘有助於控制傷口的疼痛及炎症反應。

(記得使用一層薄毛巾包覆冰袋,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冰袋)

活動力

在這段時間您的狗狗攜帶出門時應該使用較短的牽繩。

當狗不再您的監視範圍內的時候,應該限制其運動,讓它保持在籠子裡面或是線至於小範圍。

當在您的監視範圍時則應該小心,避免跑步、跳躍、或是過度玩樂,僅容許緩慢行走。

應避免爬坡及走樓梯,若是非不得已得爬坡或是走樓梯時,應該要小心不要讓您的狗狗掉下來。

 

五天後

如果傷口沒有持續腫脹了,則可以使用熱敷、並溫柔的按摩腿部

可以開始執行被動關節活動,慢慢地彎曲及伸展您狗狗的關節重複五下,每天兩到三次。這段時間如果您的狗狗很抗拒的話,建議不要做。

 

階段二(術後10~30天)

通常這時候有動手術的腳應該可以緩步移動了。

  1. 大部分的狗狗在這時候仍會把重心放在沒做手術的那隻腳上

手術後兩到三周後,大部分的狗狗都應該開始使用患肢來進行移動。如果你的狗狗沒辦法很好的運用患肢的話,復健活動通常會建議在這個時候執行。

 

活動力

被動關節運動可以增加至十下,一樣一天2~3次

可以開始緩慢的散步,配合短牽繩,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鐘。

運動時間可以慢慢的增加。

熱敷方式同上一個階段。

 

階段三(術後一個月到兩個月)

通常這個時候已經能在緩慢的步態下完全使用患肢,.偶爾會伴隨著一點跛行。

(這時候狗狗在快走的時候應該還是會比較喜歡把重心放在沒動手術的那隻腳)

應該注意腿部的肌肉張力,兩腳的肌肉張力應該要是一樣的。

 

如果這時候狗狗走得不好,應該開始執行復建計畫,建議聯絡復健機構

 

階段四(術後兩個月以後)

這個時候動手術的那隻腳應該能百分之百靈活運用並且沒有跛行了(在緩慢移動的時候)

這時候應該盡量讓兩腳的運動量保持一致。

 

活動力

這時候應該可以提高行走的時間了。

不繫牽繩運動的時間可以開始了,每次約控制在五到十分鐘,並且持續增加。

請避免過度劇烈的玩耍運動,通常這類的運動建議到三個月後才建議進行。

1 comment
  • Sam
    2017-09-06 at 02:23:51

    我覺得很受用

    Reply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