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還沒有實驗動物獸醫專科認證。原則上,在進入實驗動物科學應用機構任職後,
你就可以自稱是一名實驗動物獸醫師了(記得去辦執業執照,詳情請洽各地獸醫師公會)。
除了辦理獸醫師執業登記外,也非常建議加入中華實驗動物學會,裡面提供了許多實驗動物領域的重要資源,會費也很便宜。
我們都知道,光憑學校所教給我們的知識在職場中是不太夠用的。
接下來將我淺薄一年半的腦袋中有的資源整理成下面的文章,作為對於這個產業的一點回饋。
本系列文章將會分成兩篇,第一篇簡單介紹實驗動物獸醫的職責,第二篇則整理常見的資源有哪些,
希望可以給一些有志/或剛成為實驗動物獸醫師的人一點參考。
實驗動物獸醫的職責
在開始工作前,我們先複習一下實驗動物獸醫師的職責 (本段部分節錄自AALAS Learning library) 。
實驗動物獸醫是動物研究治療的權威,在機構層面實驗動物獸醫負責:
- 制定檢測、監測、診斷、治療疾病的計畫。無論這些疾病是實驗誘發的還是自然發生的。
- 提供或協調實驗動物於國定假日、周末、非工作時間的動物醫療照護。
- 提供諮詢或參與實驗動物手術及術中動物照護。
- 成為研究人員、動物照護技術人員或是在動物使用與照護計畫中其他成員的動物相關資訊來源。
- 親自對動物執行獸醫照護。
- 必要時向IACUC及其他機構內的團體回報問題。
- 確保醫療紀錄的精確性及適切性。
- 核准及協調實驗動物於設施內的進出口。
- 確保設施內動物的福祉能受到保障。
- 參與實驗流程審閱。
- 向科學家、研究人員提供減少動物痛苦及不適的建議。
什麼樣是合宜的獸醫照護計畫,ACLAM有在這邊做了更詳細的介紹,
想要更進一步瞭解可以看這裡 Adequate Veterinary Care – ACLAM。
然而,光是這些還不夠。
獸醫在一個實驗機構中,往往會被賦予更多期待與責任,所以更進階一點,還可能做下面這些事:
- 與機構領導層接洽,規劃動物照護計畫及實施組織戰略目標。
- 解決動物照護及使用計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 創造營運預算。
- 遵循預算準則和限制。
- 成本分析。
- 監督員工,包含面試、招聘、安排、人員評估。
- 採購設備及用品。
- 在獸醫照護計畫中培養員工的滿意度及職涯發展。
實驗動物福祉的維護和設施的管理責任常常落在實驗動物獸醫身上,
然而這些知識既深且廣,學校多半沒有時間教你太多,自主學習就變得很重要。
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有哪些基本的資源可以作為參考,有些可以免費取得;
有一些則需要花錢,要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由讀者自行取捨。
由於國內法規有規定設施應提供實驗照護相關的培訓機會,也可以試試看藉由這點去爭取一些內部資源來使用。